EN

華全文化故事: 腳踏實地

發(fā)布時間:2015-11-07 09:51:45    作者:hqadmin    分享到:
返回列表>
    腳踏實地,比喻做事踏實、實事求是、認真、自信、不虛浮,不浮躁。這也是華全公司的行為準則之一。宋•邵雍《邵氏聞見前錄》卷十八:公(司馬光)嘗問康節(jié)(即邵雍,北宋哲學家,康節(jié)是其謚號)曰:“某何如人?”曰:“君實腳踏實地人也。”意思是,司馬光問他的朋友邵雍,“我是一個怎樣的人”。邵雍回答,“您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”。這就是成語“腳踏實地”的來源。
    我們知道,司馬光是北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史學家,他主編的《資治通鑒》(全書294卷),與司馬遷的《史記》并稱為“史學雙壁”,至今仍為世人所推崇。
    為編定《資治通鑒》,司馬光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資料。經宋神宗批準,他不但可以借閱“集賢”“昭文”“史館”三大書庫的圖書典籍,并且能夠隨時進入龍圖閣、天章閣及秘閣參閱圖書、經籍及歷代御制典籍。宋神宗還將自己私藏的2400余卷書獻出來,供司馬光參考。此外,司馬光還參閱了大量的野史、譜錄、正集、別集、墓志等資料,共222種,計三千多萬字。
    司馬光對自己要求嚴格。他為自己定下規(guī)定,每三天必須修改完成一卷。每天晚上,他總是讓老仆人先睡,自己則秉燭夜讀直到深夜,第二天剛蒙蒙亮又起身繼續(xù)工作。天天如此,十九年如一日。他擔心自己因困乏而睡過了頭,便用圓木做個枕頭,木枕光滑,稍稍一動,頭即落枕,人便驚醒。后人稱此枕為 “警枕”。司馬光的住處,夏天悶熱,無法工作,他便讓人在屋里挖一大坑,砌成一間地下室。地下室冬暖夏涼,成了他編書的好地方。司馬光修改過的書稿堆滿了整整兩間屋子。書法家黃庭堅曾看過其中的幾百卷,發(fā)現這些書稿全部用工筆楷書寫成,沒有一個草字。
    我們也知道,華全公司成長壯大的五年,更是華全人拼搏進取、腳踏實地的五年。作為一個新生的企業(yè),面對如狼似虎般的市場爭斗,如果沒有一種腳踏實地、立即行動的決心和意志,沒有一種無微不至、用心做事的態(tài)度和行動,華全的發(fā)展甚至立足都是不可想象的。華全人很清醒的知道,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件事比什么都重要。只有腳踏實地,才能促進員工素質與能力的整體提升,也只有員工的整體提升,才能推動企業(yè)在事業(yè)上穩(wěn)步前進。正是因為對腳踏實地的積極貫徹執(zhí)行,才有了諸如“銷售部員工主動加班到深夜”“五分鐘完成一次網上交易過程”“一單銷售過260萬”等傳奇式的壯舉。剛過去的這個星期天(7月26日),當公司全員都在家休息的時候(大多數員工也是經歷了野狼戰(zhàn)役的連續(xù)作戰(zhàn),獲得了一個難得的休息時間),誰能想到劉強強、周雪、曲翠華等仍在默默地堅守崗位,并創(chuàng)造了日銷售10臺,簽約金額過40萬元的業(yè)績。而對他們來說,這樣的加班早已是司空見慣。
    同時,我們更應該看到,要腳踏實地,就要從細微之處做起。只有腳踏實地的做好身邊和眼前的每一件事,你才可能取得成功。“要立志做大事,不要立志做大官”,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。我們大多數只是普通的平凡人,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”,沒有哪個職位是為誰特意設計的,也沒有誰能說自己在哪一個階段能夠達到哪個高度,只有踏踏實實的做好領導安排的每一件事,不斷積累成功的資本和經驗,也許某一天機會來了,你才可能不會錯過!

<上一篇華全文化故事: 合作共贏 下一篇>華全文化故事: 無微不至

華全集團,助推未來 總部地址:山東濰坊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古亭街11666號 主題分站:產品站資訊站視頻站

銷售:400-188-0536
          159 0536 1059
售后:400-162-0536
座機:0536-8185701
傳真:0536-8185701

Copyright (c) 華全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 備案號: 魯ICP備16018022號-52 

  • 免費電話

    15905361059

  • 微信客服

  • 關注抖音

  • 回到頂端